提問者:云客網官方問答 | 分類:微博自媒體 | 瀏覽367次 | 懸賞分:0積分 2017-03-06 11:05:53
賬號被誤發送,導致廣告未發送,只能拒單了,但是,拒單的話這個賬號就會被下架,下架之后還能不能再上架這個號了?
我要回答
小平同志
1.論平臺差異 對自媒體平臺的定義,最早可以從博客開始,早期博客就是作者用網站提供的平臺和技術,玩轉自己的內容和粉絲。隨著微信公眾平臺的推出,讓自媒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走入尋常百姓人家。今日頭條、搜狐自媒體、鳳凰新聞等新聞綜合類自媒體平臺,虎嗅、鈦媒體等垂直科技類深度自媒體,這些自媒體平臺由于借助品牌影響力和用戶粘性度也有相當大的流量,如今日頭條自媒體文章經過推薦流量隨便擁有上千上萬甚至上百萬閱讀;鈦媒體平臺上的文章經過推薦能得到百度很好的新聞源收錄,這都是微信公眾號所不能達到的效果。但這些平臺要求有點高,只做原創,所以自媒體又可分為原創寫手型自媒體和復制平臺型自媒體,原創寫手型自媒體意思是自己原創內容既發表在微信公眾號上,又發表在今日頭條或鈦媒體等垂直平臺上,目前這類自媒體很搶手。復制平臺型自媒體就是自己不生產內容,只是內容的搬運工,通過初期積累的粉絲或大號帶起的粉絲,復制用戶感興趣的內容,持續獲得粉絲的關注,從長遠發展來看,這類自媒體有侵權封號的危險,被萬達索賠1000萬的公眾號“頂尖企業家思維”就是很好的例子。 2.論粉絲經濟 如今是粉絲經濟時代,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媒體能夠幫助企業尋找早期樂意使用、反饋的新品擁有者,發揮微博粉絲積累和明星意見領袖的傳播效力有助于企業跨越發展鴻溝,通過裂變式傳播能力引爆新品聲量并拉動銷售。擁有一定數量的活躍粉絲后,就可以選擇合理的方式對粉絲形成刺激,實現社會化資產的變現。 微信自媒體號一般指訂閱號,其所發頻次優于服務號,很多公眾號運營者通過做活動、發紅包、線下掃碼送禮品等方式盲目獲得一定的初級粉絲,這些粉絲大部分沒有忠誠度,在利益的驅使下關注,還沒等有用內容吸引他便取消了關注,早期的很多企業就深受其害,禮物送出去,并沒有獲得粉絲回報,所以做微信自媒體前就得定位自己公眾號方向,定位大了,內容就有些模糊了,定位小了,那受眾群體太小,前期會很難,所以很多復制平臺型微信大號的粉絲沒有什么信仰,發一次廣告可能就掉一批粉,功利性太強,不像原創寫手型純粹因為喜歡某些觀點或寫作風格而主動加的關注。所有的微信號,包括他們的內容和服務,在粉絲的競爭上都是平等的,任何號要想獲得持續關注,只能靠對用戶的長遠價值。 3.論媒體之爭 自媒體把自己當做媒體,其實是種病態,原因的:1、當初微信公眾號起來的時候,大家都把微信當做微博,微博是屬于媒體屬性的2、大部分團隊做賬號,打包給公關公司,當做公關公司的媒介資源。公關公司把賬號推薦給甲方,當做媒體渠道來選擇和投放。3、很多賬號前期的紅利就是因為當做媒體來接收廣告的。4、賬號運營者不具備服務用戶的能力,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只能把它當做媒體,沒有后續服務。5、以往的慣性思維,掌握了用戶,就掌握了話語權。其實是個錯誤想法,千萬個公眾號,少了你一個,什么也不會改變。把自媒體當做媒體真心是個錯,把微信當做服務的鏈接才是長久之計,如今的自媒體只是一個過渡性的概念,未來也許沒有自媒體,因為隨著物聯網時代到來,可穿戴設備都已經納入媒體形態。 4.論盈利模式 大多數自媒體無法盈利,是因為自身的影響力不足。如果自身有一定的影響力,那么一定會有企業軟文,但公關軟文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寫,如果自身名氣不足,對行業內情并不了解,基本上也沒有企業愿意找,所以目前自媒體盈利模式比較狹窄,分媒體的一杯羹又談何容易。如魏武揮闡述“我為什么反對自媒體有商業模式“,自媒體人玩個票容易,做成事難。老劉認為,互聯網上盈利,要么是流量變現,要么是電商。目前自媒體獲得商業變現有這么幾個:廣告收入、付費閱讀、涉足移動電商平臺、線下給商戶導流。 5.論發展趨勢 自媒體從發展的形式上來看,越來越優與傳統的推廣,但隨著各類侵權和造謠事件的頻繁發生,自媒體的監管也將會迎來新的一個高度,例如11月施行的刑法修正案規定微博微信造謠最高獲刑7年,自媒體的信譽可能會越來越低,品牌塑造越來越難,粉絲口味越來越重。如今的自媒體從業者是一個年輕,資歷和經驗較淺的群體,隨著這一批從業者的經驗積累,自媒體平臺對原創保護的規范化,自媒體發展的未來應該有更多細分領域的競爭,寫手原創型自媒體優于內容復制型自媒體,微信大號加快對粉絲的變現也迫在眉睫,近期新榜發布的《自媒體人生存狀態調查》報告稱超過60%的自媒體每月營收不足1萬元。隨著融資寒冬的到來,企業對軟文和硬廣費用投入減少,自媒體營收將會更少,迫于生存壓力,更多業余類自媒體人轉型投身企業當中。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最困難的時候也是發展最成熟的時候,自媒體行業將迎來短暫的寒冬,然后轉向蓬勃發展的春天。更多廣告行業觀點請繼續關注廣告門戶網。 經濟大環境不景氣,客戶難開發,人力成本高……您還在單打獨斗應付這種局面么,有沒有想過資源互換,共度寒冬?您利用您的優勢,整合自身用戶資源。我用路怒寶的平臺優勢,與十幾萬汽車駕駛員客戶,我們結合自身優勢開發合作進行資源互換,線上線下均可合作。 沒有客戶、沒有渠道,默默死亡……在互聯網+的步步緊逼下,不管是大集團還是小企業,是否還在苦苦掙扎不知如何推廣,而現在,翻身的機會來了,集團大客戶安裝路怒寶,自行運用路怒寶車聯網的方式進行推廣產品,關鍵還免費,靠譜!
潛***間
可以,你聯系一下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