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
1.進口品辦理周期長。 不管是證件、物流還是訂單,整個辦理周期平均在一年到一年半。另外,國外品牌方的運作模式和中國不一樣,國外合同都是訂單制,提前半年就把下半年的訂貨需求確定,如果到時候你想再增加訂貨,對不起,我們不生產。另外加上中國市場太大,國外品牌方生產制造能力達不到要求。 2.進口品成本高。 大家都知道進口品賣得貴,但是為什么會貴?是定價高,或是中間流通環節高,還是真的成本就高?其實幾方面原因都有: 第一,現在進口品主要分布在歐美澳日韓等區域,基本都是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的人力、生產和運營成本都比中國要高,國內總代拿貨的成本就高出幾倍; 第二,總代通過幾層分銷到零售店,中間經過幾次加價,又增加了流通成本,零售店能5~6折拿到貨就謝天謝地了,但是這個折扣能行嗎?現在零售店天天都在做活動做促銷,如果全場打個7折6折還如何盈利?利潤偏低,所以零售店也不愿意賣。 進口化妝品為何冰火兩重天?這篇文章說透了 3.假貨、OEM/ODM、水貨對市場的沖擊。 前段時間與一個零售店老板聊天,聊到關于進口品的需求,不知道在哪進貨,他說會去漢正街/東門這樣的批發市場去淘。這些批發市場看起來進口品很多,但品質和來源都得不到保證。相信很多門店老板都和這個朋友一樣,苦惱的不是要不要引進進口品,而是從哪里能引入真正原裝進口、證件齊全的商品。 4.進口品牌定位不明確。 首先,總代從國外引入品牌前,是否調研過國內市場上該品類的飽和情況?若你現在還在做護膚、面膜品牌,是否考慮到國內的市場可能已經不是紅海,而是死海了。哪些品類會更受歡迎?哪些消費者是你的用戶?首先要定位清楚。 我認為,進口品中的小品類或個護品類將會有比較大的空間。首先小品類在中國市場的占有量小,其次在貨源和供應鏈方面能夠有保障;而目前在中國銷售的個護品牌過于一成不變,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會有更多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而個護有著嘗試成本低、需求面廣、消耗量大的優勢因素,所以成長空間很大。 但不管是什么品牌,進口品牌都不要想大而全,能針對所有消費者,就算是再好的品牌,品牌力都需要成長和沉淀,現在已經過了人口紅利和供不應求的時代,消費者更加追求個性化。 總體來說,最近2~3年,進口品會有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不論是迎合市場需求豐富產品結構,還是創造新的利潤增長,對于零售店來說,進口品新浪潮的機遇必須要抓住。而引入什么品類,做什么品牌,如何能夠準確切中市場需求又能控制好成本,是零售店亟需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在進口品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下,零售店若能破冰則能借這把旺火快速前行,而破冰之道正是在供應鏈。 小美誠品()整合上游供應鏈優勢,品牌方(或國內總代)直接入駐平臺,一方面篩除不合格的產品,確保產品的來源正規合法和貨源的穩定供應;另一方面,產品原價直供到零售店,沒有中間交易環節損耗,3~4折甚至2折供貨,解決零售店進口品采購成本高的問題。同時,平臺支持自由采購,不用壓貨,零售店對有意向的產品就可以采購一兩件試銷,沒有負擔地去嘗試,解決選品問題。 小美誠品目前已有50個品牌入駐,SKU達500多個,其中小品類和個護占比約50%,我們希望能夠幫助零售客戶破冰,在進口品新浪潮中走得更快、更好。
W***U
創意 在成功的事件營銷案例中,對事件的審視、分析和尋找,是成功的一半。事件就像是"杠桿",是撬動營銷的工具。如何策劃好事件,是整個事件營銷過程中的關鍵點。如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