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我在公眾號中收到過不少站長對于百度排名和流量相關的疑問,很多人都不解:“我的網站為什么又降權了,為什么流量越來越低了啊!”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這樣的疑問,今天賀貴江就2018年百度算法以及用戶流量做一下解讀,希望幫助更多的草根,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想知道為什么網站一波波的被降權嗎?翻閱了一下百度資源平臺,從2018年初到現在僅僅百度就發布了多達10次的算法更新,其中有“3次”使用了“嚴厲打擊”這個詞,平均下來“每個月就有1.5次”的算法更新,多么6的速度啊,要知道,在往年全年都達不到這個數量的。網站只要有一次中招,那么就夠了,而后半年這種節奏有可能也還會持續下去。
甚至有部分網站,接連躺槍,第一次降權還沒有恢復,繼續中下一個算法,導致半年排名都無絲毫起色的情況。
2018年百度排名為什么這樣糟糕呢?
如果用一個并不算貼切,但是卻非常生動的詞來形容,我想“過河拆橋”可能會很合適。想當年知道、文庫,都可以隨意的發東西,甚至前幾個月前熊掌號也可以任性的提交數據,但是現在卻需要質量和相關性要求了。最終原因是什么?在數量達到飽和后,接下來就是“優勝劣汰”環節,目前大批網站一次次被刷爆眼球,同樣是這個道理,能者上,庸者下,當下搜索環境,最不差的就是資源。
而在這過程中第一批被淘汰掉的往往是小企業和個人站長,他們之中絕大多數沒有太深的技術,網站發展的周期越長,可能沉淀下來的問題也就越嚴重,最終導致“質變”。2018年網站排名下跌,表現最多的應該是那些常年不會改進SEO問題的網站。
那么搜索引擎對網站判斷的標準是什么呢?
決定網站排名的,永遠不是總收錄量的高低,最重要的是收錄的頁面中,優質信息的占有量。優質信息,并不代表原創信息,代表的是有價值的頁面。我不要求網站做原創,我只要網站實現的每一條收錄,都是真正可以有存在價值的,只有這樣搜索引擎才會給予網站機會。要知道,搜索引擎不是公益組織,沒有義務為你提供那么大的WEB空間來索引你的劣質鏈接。
做一個網站,如何讓蜘蛛和用戶快速的識別到優秀的頁面,真正需求的頁面,不做無用的“徘徊”,那么這個網站做的就差不多了。一切SEO的部署和做法,也全部是以此為起點而出發的。
所以做SEO,學習SEO知識,最重要的應當是學思維,而不是學方法,很多搞SEO培訓的往往都是教徒弟一些固有的方法,可是有了方法卻不知道用在哪里,又有什么價值呢?
網站流量為什么越來越少了?
排名不變,為什么流量越來越少了?如果問出這樣的一個問題,那么你一定是一個失敗的互聯網人,因為你早已欠缺了互聯網思維的敏銳性。
流量減少的根本原因在于:用戶的轉移,在過去人手一臺電腦,而現在呢?人手一部手機,這是標配。無論我做什么,都是“機不離身”。在前兩年,A5SEO診斷這里賀貴江就建議我們的客戶一定要做移動端優化,事實上部分站點移動端的流量真的可以達到PC的10倍,甚至30倍。這么夸張?沒錯,PC端的流量就是被這樣分走的,除了分走也有“新增”,此消彼長之下,知道網站為什么沒流量了嗎?
評論(0人參與,0條評論)
發布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