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在社會性搜索方面顯得沒有那么積極。前幾個月的Google Co-op算是一個靠近社會性搜索的產品。不過和Google的不少產品一樣,推出之后就沒什么動靜了。而且Google Co-op使用比較麻煩,到目前為止似乎并沒得到多少反響。
這是否意味著Google在社會性搜索融入排名算法的比賽當中缺席或者會敗下陣來呢?我覺得也不一定。
社會性搜索處理的好,可以提高排名質量,但和所有算法一樣,社會性搜索也有被惡意影響和利用的機會。前些天就有人在談論想讓自己的博客進入digg首頁的簡便方法,也就是號召一些朋友互相投票,而且所需人數不多,幾十人就夠了。還有人已經開始提供這類投票服務。
另外一方面,這些社會性搜索的數據并不必然直接出現在搜索結果的最前面,搜索引擎在利用社會性搜索的時候,應該是把這些數據融入到排名算法當中。
這些社會性搜索的標簽,書簽,評分等依然是龐大的數據,把這些數據整理融入到其他已存算法當中,依然需要龐大的機器算法。在這方面Google目前是最強的。
這些社會性搜索服務雖然是雅虎,百度等擁有,但數據都是很容易可以得到的。Google完全可以把這些數據像普通網頁一樣直接收入在自己的數據庫,并記入算法當中。
Google得不到的是這些數據與用戶的個人信息之間的關系,這是一個薄弱點。不過整個社會性搜索數據在排名算法當中所占的比例應該還不會太高,所以個人信息與這些數據之間的關系所占的比例就更低了。
Google必然已經意識到雅虎的策略和社會性搜索的重要性,Matt Cutts在前兩天的一篇訪談中就說過這樣的話:
這只是我個人的意見,但是我想Google應該對各種能改善搜索質量的信號采取開放態度。雖然一談到Google就想到算法,算法是Google重要的一部分,但算法并不是魔術。算法是人寫的,人要決定算法的起點和輸入,而這些輸入在很多時候都是由人的貢獻來達到的。
Google通常一直是強調算法和自動化,很少會提到人工的重要性,從Matt Cutts的話來看,Google在這方面肯定也沒閑著。
評論(0人參與,0條評論)
發布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