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作為搜索工具,可以讓網民在海量信息中尋找自己需求的信息,然而近年來,守護袁昆發現不少平臺不向搜索引擎貢獻內容,網站站長有所減少。搜索引擎貌似無內容可收錄,SEO還有必要嗎?
在pc互聯網時代,有大量的個人站長,有大量的專欄作家、博主在互聯網上創作。對于搜索引擎來說,有大量的網站內容可收錄。然而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貌似一切都改變了。
移動互聯網APP內容屬于平臺,搜索引擎無法獲取。
越來越多的APP形成了閉環,不讓搜索引擎抓取信息,特別以微信公眾號為例(目前只支持搜狗搜索)。現在的很多自媒體平臺也或多或少不允許搜索引擎收錄。
流量和用戶是平臺爭搶的根源,都不想自己的平臺用戶幫其他平臺導流,都希望互聯網用戶在自己的平臺多待一會。以自媒體為例的平臺形成了自己的內容和流量閉環,搜索引擎無法很好的抓取內容。
事實真是這樣嗎?守護袁昆前幾天發布過一條消息: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8年1月31的公告指出,目前搜索引擎還有近6億用戶在使用(網民規模7.72億)。所以說搜索引擎還有近8成的網民在使用。
截止2017年12月底,域名總數達到3848萬個,而網站數有533萬個。根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全球APP才14萬個。只占網站零頭的APP數真的不足以道。
雖然移動互聯網時代APP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少APP內容禁止搜索引擎收錄,然而越來越多的APP也有網頁版,而網頁版的內容卻可以被搜索引擎收錄。
搜索引擎也在改變,百度做了哪些?
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也在改變,比如目前國內排名第一的搜索引擎百度,在移動端發力非常強大,手機百度滿足了移動端網民的需求。
自媒體是這個時代影響巨大的群體,所以百度推出了百家號。當然現在整合到了熊掌號:一手搜索,以網站為主;一手信息流,以百家號自媒體為主。
不少朋友都覺得搜索引擎好像無內容可收錄了,好像APP都形成了內容和流量閉環。其實不然,搜索引擎的用戶還是有互聯網網民的8成以上,大家還是習慣于搜索。所以不管是網站、還是APP、或是各種內容表現形態,離不開搜索引擎倒是真的。
有人就有搜索,有搜索就有SEO優化。
為什么會搜索呢?因為信息過量,信息泛濫成災。大家都說互聯網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守護袁昆覺得互聯網加重了信息不對稱,互聯網用戶不得不去各方面搜索,各方面求證。
有搜索就有排名問題,自然就離不開SEO。不僅是我們熟悉的百度SEO和淘寶SEO,還有后面出現的微博SEO,微信SEO,當然少不了現在各平臺自己的內部搜索。
評論(0人參與,0條評論)
發布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