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量和網站收錄量的概念




從事網站優化行業的朋友們,經常會遇到網站索引量和網站收錄量這倆概念。最簡單的情況是,每天通過站長工具檢索網站排名情況時,會有索引量和收錄量的動態變化指標。筆者一直感覺這倆概念差不多,無非就是描述網站的頁面收錄情況,也就沒多研究,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和筆者一樣,對其不求甚解,感覺不很重要?
后來知道了這兩個概念從根本上就是有明顯區別的。站點中有多少頁面可以作為搜索候選結果,就是一個網站的索引量。
大家要認準這個概念的描述,索引量其實是已經被百度系統篩選過的頁面數量,是一個候選結果的概念,并不是說網站上有多少頁面可供抓取就是索引量,這兩者具有本質的區別。這意味著,網站的索引量是動態變化的,只有持續發布高質量的內容頁面,網站索引量才可能不斷攀升,反之,百度會拒絕為其建立網站索引。
有人會說了,既然網站索引都是百度系統篩選過的,那么不就是網站收錄嗎,應該和網站收錄量等同才對。這樣理解其實也不對,因為網站索引量的確是為網站的實際收錄準備的,但是畢竟索引里有些頁面還沒有放出來,甚至有些可能沒放出來就被百度取消索引了,所以理論上說,網站的site實際收錄量,應該會略小于網站的索引量。但是根據筆者的長期觀察,只要網站維護穩定,兩者數據相差無幾。
很顯然,網站的索引量和收錄量,都是網站優化狀況的縮影,因為內容質量不高的頁面,就算被收錄,也會被慢慢淘汰,具備高收錄的網站,一定是網站內容比較靠 譜而且更新規律。
當索引量和收錄量大幅上升時,證明百度對站點青睞有加,反之就要注意了,可能網站即將出問題。有人會問,怎樣增加索引量和收錄量,很簡單,內容高質量原創,注意更新頻率,避免出現死鏈,很快你就發現,索引量和收錄量都上來了。 當然這兩個還是相差無幾,但是卻是有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