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反向SEO營銷




微媒體聯盟經驗分享:今天早上一個朋友跟我抱怨說:做網站優化又苦逼,又沒有前途,到底該不該轉行啊?聽到他這么說,我也產生了共鳴。的確做SEO這行每天都圍繞著:"指數、關鍵詞、長尾、收錄、K站、優化、流量、外鏈、內容、原創",這些內容去做一些苦逼的事。但是做網站優化,每一天,都有人宣稱自己在多短的時間內將多少關鍵詞做到了百度的首頁。每一天,都會爆出哪位站長才運營網站多長時間,已經月入多少萬。
但是當這些人真正開始實踐的時候,便會發現不管你如何原創內容,如何把所有細節優化到位,網站就是無人問津,至于傳說中的“月入過萬”更是遙遙無期。這時候,“前輩”們便會跟你說,那是你的技術不夠到位,需要繼續學習。又或者說,成功不會這么快,堅持就是勝利。
于是又一輪苦逼的工作開始了,如此周而復始,成功依舊遙遙無期。 這時候自己的人生觀就會開始發生轉變,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雄心壯志開始受到打擊,甚至到最后徹底放棄。但是我們一直都沒有反思和總結自己,然后就想著放棄,下面說說自己的感悟吧。
這句話可能會讓一些人覺得不舒服,但事實就是如此。之所以這么說,原因主要有幾個:
一、在網上學到的,大部分都是被淘汰的老技術
縱觀各大站長論壇洋洋灑灑的無數“SEO技術”帖子,標新立異者無數,但真正的創新技術沒有多少。可以這么說,你看這些帖子,大部分內容5年前從業者就在這么說了,甚至10年前大家就開始在討論了。
盧松松算是中國研究SEO蠻早的一人,大家可以去看看他寫的書,發的帖子,再對比一下現在大家發的帖子,就會發現基本都沒有脫離最初的框架,而且在深度上還基本達不到盧松松的程度。 難道說SEO技術進步嗎?當然不是的,但是掌握了最新、最牛技術的人,基本都悶聲發財去了,有幾個會閑到去論壇發帖,然后給自己增加競爭對手? 所以說,你所“學到”的所謂SEO技術,大部分其實都是陳年舊貨,不要以為有多么牛逼。更何況,你能從論壇中學到,別人自然可以同樣如此。當所有人都在用層次差不多的技術在優化、推廣站的時候,你憑什么從無數個網站中脫穎而出? 你以為就你一個人愛學習?你以為就你一個人能堅持? 如果把所有心思都沉浸在技術上,唯技術致勝論,那么你可能離成功就越來越遠了!
二、網站,SEO技術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有些人通過SEO去推廣網站,偶爾成功了,便以為自己掌握到了真諦,算“大牛”了。結果用同樣的方法、技術去推廣下一個網站,卻遲遲不見生效,甚至死的很慘。 同樣的人,同樣的技術,為什么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 因為從來就是這樣:SEO技術是網站推廣的必要條件,但絕對不是充分條件。互聯網發展到現在,推廣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豐富。搜索引擎當然是網站流量的首要來源,但絕對不是唯一。 社交媒體、品牌傳播、移動平臺,這些都在慢慢成為網站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改變著整個互聯網的生態。到了今天,可以說稍微有一點能力的網站都會做SEO,都會配備專業的優化團隊,即使自己沒有能力都往往會外包。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學識、能力都不同,寫出來的內容質量自然相差也非常大。而現實情況就是,大部分站長積累都不怎么樣,表現欲望卻很強,每天一篇“原創”,還以為自己很勤奮。卻不知道你所謂的“原創”,可能早在幾年前已經被人寫爛了。情愿頻次降低,但是要保證寫出來的文章每一篇都有價值,能帶給人感悟,而且要有自己獨特的地方。
很多時候,站長們恰好就是被這些瑣碎的細節給局限了,在技術上走的太遠,而忽略了資源的積累。
營銷本質上就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讓別人認識你,信任你,和你成交。互聯網只不過是把線下的人級關系搬到了網絡上,本質并沒有發生改變。一個人孤軍奮戰,是很難成功的!
相反,如果你把他投稿到盧松松的博客,或者A5等平臺,假如質量夠的話,就有可能發出來,甚至會被推薦,這樣就能夠被幾千個人,甚至上萬人看到,這樣你就影響了幾千上萬人。
同樣的文章,影響力的差別卻是天上地下。 盧松松的博客開通了投稿渠道,還有些傻逼覺得是因為松松精力顧不過來,騙取網友的優質稿件。 但在我看來,這是一次絕好的機會,讓本來沒有影響力的人通過平臺擴大影力、塑造自身品牌形象的機會。
看問題不同的角度,有時候也決定了你能夠達到怎樣的高度。 這樣的平臺其實還有很多,比如A5,比如今日頭條,比如各大網絡媒體。只你能夠認真積累,寫出優質的文章,投稿成功并不困難。 借助這些影響力巨大的媒體,你的知名度也能夠實現飛躍式的發展。